今日观点!TCL华星逆周期投资350亿?李东生:技术发展战略必须坚定不移
五年前,李东生执掌的TCL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转型变革;五年后,TCL打破千亿魔咒,再次获得重生。
五年前,李东生在《遇见大咖》第三季节目中说自己“再干5年,65岁就退休”;五年后,他再次做客《遇见大咖》,说自己“脱胎换骨,能力、眼界、格局都上了新的台阶”,要带领企业继续走下去。
近年来,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陷入衰退,需求大幅下降,面对如此形势,李东生仍然选择投资350亿上马t9项目,他表示:“虽然今年的市场不好,但我们是做五年的战略规划,再做十年的预算,一定要看得比较长远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李东生这五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脱胎换骨?他对于企业的长周期战略管理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?又为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,仍坚定选择加码投资,带领TCL继续向前冲?
65岁挑战135公斤高强度撸铁
李东生:不想退休就要给自己“加压”
李东生今年已经65岁,但他却通过科学训练加压挑战135公斤的高强度撸铁。这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很困难,但李东生每周两次雷打不动,将自己练到大汗淋漓。如此的动力和毅力,来源于他“不想退休”的信念和对自己的高要求,他说:“衰老都是从肌肉开始的,如果不想退休享清福,就得把肌肉练起来。”
不止运动,李东生更是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,即使出国见客户后回来在酒店隔离,也要花时间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以及阅读经济学书籍。接受本次《遇见大咖》的采访,他更是专门提醒主持人史小诺,可以提问一些尖锐的问题,因为想向观众展示真实的李东生。
在重压下坚持带领TCL进军行业上游的液晶面板领域
李东生:项目输不起,但必须去做
不仅对自己加压,这些年李东生也在不断给TCL加压。2009年,面对液晶显示器被日韩等国大企业垄断、国内基本全靠进口的环境,李东生选择“砸锅卖铁”、花费200亿投资华星,带领TCL进军行业上游的液晶面板领域,他表示:“项目输不起,但必须去做,否则无法实现彩电产业全球领先的目标。”
虽然持续进行产业技术转型升级,逐渐解决“缺芯少屏”的问题,但李东生坦言,目前TCL华星和国际领先的企业相比,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。也正因如此,即使今年面板行业处于低谷期,李东生仍然决定重注加码350亿投产t9项目—— 中国乃至全球单体最大的氧化物半导体项目,旨在补全TCL华星产品线,生产高端IT及专业显示产品,以此挑战并全面赶超一流企业,真正达到国际领先。
目前在某些成熟的技术领域,TCL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三星显示等国际领先公司,这是中国企业的一大进步。李东生预测,再有十年、二十年的时间,中国企业在很多领域都能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。
行业低谷期仍坚持逆周期投资
李东生:企业战略管理要看得长远
是赚钱的时候做项目投资,还是行业不好的时候坚持项目投资?李东生给出自己的见解:“一定要看得比较长远,无论是行业的高周期还是低周期,该投的一定要投。”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,华星今年的研发投入大概在80亿,李东生表示,任何情况下技术发展战略都要坚定不移地往前推进,因为“今天投入开发的技术,有一部分是用在当期的,有一部分是对未来若干年的技术开发“。
当主持人史小诺问道:“主动走出低谷,还是只能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?”李东生强调了“周期管理”的重要性——“企业的竞争一定要靠自身能力去驱动,行业周期波动是企业改变不了的,所以周期管理很重要,长周期的业务就是考验企业的战略管理。”
而进行战略决策时必然遇到取舍,李东生向观众提出了他个人的“取舍之道”:一是考虑是否为自己所期望,二是评估未来前景是否可观,要把握住新的机会。
为无缝衔接工作强迫全家搬家
李东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TCL
李东生从1996年开始执掌TCL,26年的时间里,将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变成全球型的高科技公司。他曾先后做过技术员、销售、贸易等,初次做上管理岗位时,管理的车间面积只有400平方米,而如今TCL华星工厂建筑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,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厂房。
为了能够和工作无缝衔接,李东生不顾妻子长达半年的反对意见,强迫全家把家搬到公司旁边。妻子魏雪说,李东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TCL,“平时能见到人就不错了,即使在家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约客户、见员工”。虽然妻子一开始不习惯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被李东生的家国情怀和企业担当所感动,用行动去支持对方的决定和选择。
如今已经65岁的李东生,放弃了规划自己的退休时间表,依然精力充沛地奋斗在企业一线,“不惜一切代价”进行研发投入,立志将TCL打造成技术一流的国际领先公司……他将带领企业去向哪里?
上央视网、央视频app收看《遇见大咖》第六季更多完整版节目,五年后再次“遇见”李东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