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新消息丨央行开始出手,支付宝或被“预警”!
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,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“离不开”的手机软件,不单单是因为其强大的在线支付功能,而且还因为支付宝已经不单单是一款支付软件,它还融合了城市服务、生活服务、移动社交等功能。
(资料图)
然而,正是由于支付宝的“无所不能”,其快速扩张的市场份额以及高居不下的用户数量,监管部门也开始重视起来。
目前央行已经正式发布了《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首提支付领域反垄断,并且将在业务类型、业务规则、法律责任等方面监管非银支付行业,其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能成为两大重点监管对象。原因如下:
一、支付宝市场份额已经超过监管“红线”
在央行的监管要求中提到了“两条红线”:一个是“市场支配地位预警措施”,另一个是“市场支配地位情形认定”。当一家非银支付机构市场份额达到1/3就会被预警,当市场份额达到1/2就会被认为是支配地位,将被监管。我们再来看下支付宝的市场份额:2019年,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5.1%,稳居龙头;2020年上半年,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49.16%,同样稳居第一。
所以,若对照监管新规来看,支付宝已经超过了“预警红线”,将有可能会被监管部门要求整改。
二、支付宝功能过多,过于“臃肿”
支付宝“起家”于支付业务,对于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而言,支付宝的优势在于功能全面。据调研机构统计,年轻群体更加喜欢用支付宝,因为支付宝功能更多,如蚂蚁森林、蚂蚁家园、城市服务等“新潮玩法”。
但是内涵金融认为,也正是这类新潮玩法把支付宝“带偏了”,许多网友反馈:如今的支付宝过于臃肿,虽然看起来功能强大,但软件启动速度也没有以前快,很多功能都是累赘。
这正是印证了那句话:越想把什么都做好就越难把事情做好。
三、监管也希望打破多年来的“垄断局面”
我们知道,支付宝和微信是两家民营企业代表,而第三方支付行业也是有国企的,那就是银联商务旗下的银联云闪付,虽然银联云闪付推出没多少年时间,但是在一系列的补贴活动和创新之后,已经坐拥了3亿用户,但是仍然被支付宝和微信“压着”,市场份额屈居第三,而市场上其他的小支付机构,也只能“喝喝汤”,这对于一个200多万亿的市场来说是“极不公平”的。
所以,许多专家也认为:目前支付行业集中度很高,防垄断、反垄断将是金融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。《支付条例》实施之后,支付宝、财付通两大巨头将受到限制,而且拼多多、PayPal等多家公司也在积极加入市场竞争,在线支付行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内涵金融